- 张道明;邵贺宇;兰建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宝库,其中育人资源融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同时也能够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然而,在具体实践中,由于部分学校管理者的认知偏差、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育人能力不足、大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不高等因素,有些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实践陷入了推而不进、脱离学生、形大于质的困境。鉴于此,高校应强化领导责任,建立起协同推进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兼具深厚传统文化素养和高超育人艺术的教师队伍;注重以生为本,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活力。
2025年05期 v.35;No.162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杨丽娟;陆电朋;
随着软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软件的质量也越来越受重视,软件测试作为软件质量保证的最主要技术手段和措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目前软件测试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构建“航天+”软件测试特色课程,以“基础理论+实践应用”为主线,介绍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用例设计方法、自动化测试工具应用、测试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主流行业测试工具应用以及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航天+”软件测试特色课程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水平均有明显提高。
2025年05期 v.35;No.162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邢艺兰;李楠;
为响应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导向,本文针对《嵌入式系统应用》课程在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现实不足,系统构建了以“案例教学、竞赛驱动、一贯式教学”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路径。教学实践表明,该体系有效促进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了“专创融合”的育人目标。
2025年05期 v.35;No.162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李楠;邢艺兰;蔺佳良;寇添策;
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不适应当前国内信创产业发展需求的问题,提出了新工科和信创产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从课堂教学内容、实验教学、项目实训和产学合作授课等方面,阐述了增加与国产芯片、开放指令集架构等相关的知识点和实践内容的具体措施及实施路径;并以本课程与RISC-V指令集等自主可控技术融合为例,介绍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2025年05期 v.35;No.162 47-4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宋云红;王俊红;赵妙颖;张兰;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理论抽象性强、工程应用广,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本文围绕课程中核心知识点,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融合路径。通过结合工程案例、科学史故事、生活实例等方式,将科学精神、辩证思维、职业素养等思政目标融入课堂教学,教学实践验证了该路径的有效性,学生科学探索精神与辩证分析能力显著增强,学习兴趣明显提升,期末考试优良率提升10%,实现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研究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具体方法与实践经验,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积极意义。
2025年05期 v.35;No.16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李佳;韦雪洁;李万军;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特别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强调了其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随后,文中详细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教学过程中的多种功能,包括知识内容讲解、个性化学习、学习进度跟踪和评估等方面,并探讨了AI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提升学科竞赛水平方面的作用。同时,本文也指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如选择合适的AI工具、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和评估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等。教师通过理解AI的工作机制,探索其在专业教学中的最佳应用方式,推进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与创新,以实现AI辅助教学的最大效益。
2025年05期 v.35;No.162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李伊;蔡毅;纪煦;李亚琳;
针对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同质化”培养问题和挑战,从培养过程、导师能力、社会认知等方面阐述了当前这一问题的主要现象与成因,并尝试从导师准入制度、招生选拔方案、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可行的解决途径,从而切实改变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思路,打破机械类学硕与专硕的“同质化”培养问题。
2025年05期 v.35;No.162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闫丽;刘雪菊;
为破解社会工作教育中“实践能力滞后”与“专业认同薄弱”的双重困境,研究基于Kolb体验式学习理论,依托“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循环模型,通过本土实践分析,揭示其在深化理论认知、强化价值内化、促进技能迁移及培育团队能力方面的机制。针对当前面临的教师能力、实践资源与风险管控等层面的挑战,提出教师双轨发展、实践资源整合与全周期风险防护三位一体协同优化策略,以推动体验式学习向系统化育人路径转变,为高质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35;No.162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