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航天科技

  • 基于HRNet的耕地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田传召;韩磊超;米晓飞;杨健;朱宏博;

    基于深度学习的耕地变化检测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然而目前主流的变化检测算法中存在连续下采样会使网络失去准确的边缘细节,导致边缘模糊和小目标检测误差、遗漏和检测不精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孪生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变化检测方法。本方法在HRNet的多分支高分辨率保持架构基础上,新增空间注意力引导机制。该机制对四个分辨率的中间特征图进行动态通道-空间协同优化,通过特征选择抑制冗余信息,提升小目标边缘特征的表征能力。在自制的耕地变化检测数据集上进行测试,该方法MIOU值为0.8178,F1值为0.8971,Kappa系数为0.8913,均优于对比方法;利用多尺度目标检测,提升了变化检测的精度,耕地变化区域的轮廓细节更加完整。

    2025年04期 v.35;No.16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国产机载激光雷达的点云多特征估算槟榔林结构参数

    高凌寒;王惯星;贾翠;朱若柠;田颖;

    槟榔作为海南重要经济作物,其生物量反演对评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与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国产Mapper5000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构建了人工林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通过CHM模型结合K-Means单木分割提取树高,利用树高-胸径方程反演胸径,并综合林木结构、点云特征及密度参数,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平均树高、胸径及生物量估测的R~2分别达0.8507、0.8432和0.8333,RMSE对应为0.5531m、0.8789cm和25t/hm~2。激光雷达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实现了林分参数快速精准提取,其毫米级分辨率可精确解析三维结构特征,显著提升生物量估测精度。该成果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与可持续经营提供了高效技术支撑,在碳汇计量和森林资产评估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

    2025年04期 v.35;No.161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工程技术与应用

  • 基于EfficientNet网络的柔性智能键盘身份识别系统研究

    朱杰;柴翰骋;罗鑫;刘津辰;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EfficientNet深度网络的柔性智能键盘身份识别系统,包含有柔性压阻传感阵列键盘、硬件处理与数据采集电路和软件模块。通过柔性压阻传感键盘识别用户敲击行为特征,利用数据采集卡对转换后的电压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数据划分为训练和预测数据,通过EfficientNet深度学习算法对处理后的训练数据进行参数学习,对21个用户行为识别,准确率高达98.8%。本系统有望在智慧身份验证安全、智能家居、机器人感知识别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2025年04期 v.35;No.161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ocos引擎的化合物命名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李楠;王涵;张佳涵;

    针对学生在有机化合物命名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开发了一款基于Cocos引擎的2D教育游戏。其界面和规则仿照“消消看”游戏,玩家通过匹配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和结构来消除方块。包含闯关与排位赛两种模式,设计了丰富的积分与奖励系统,以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乐趣。测试表明,游戏客户端功能完善,性能稳定,能够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的理解与记忆。

    2025年04期 v.35;No.161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PF技术监控文件追加操作的研究

    王鹏;张奥男;

    文件系统是数据存储的核心组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监控文件的追加操作,使用BPF(Berkeley Packet Filter)技术从操作系统层面截获文件的访问操作,允许用户对截获的文件访问操作进行定制,并将处理结果导出到用户空间。我们采用Go语言实现了文件追加操作监控工具DataAppendMonitor,能够截获写入操作的详细信息,而无需修改任何的源代码,并且适用于现有的应用程序,具有非侵入性、通用性强、开销低等优点。实验评测结果表明,写入操作的平均延迟操作带来的开销约为17%,CPU的开销约为2%。

    2025年04期 v.35;No.161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分子序列模式匹配算法优化与性能分析

    陈亭宇;

    DNA分子序列模式匹配算法在研究基因组学、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生物数据量庞大增长快,传统的模式匹配算法对于大规模数据问题已经不能很好应对,面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后缀树的改进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传统模式匹配算法速度慢、准确性低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本文的DNA序列匹配算法通过数据结构调整以及并行化计算,使得算法在效率方面有了很大的优化,特别是对于不确定数据源有着更好的匹配效果。本文的算法研究为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年04期 v.35;No.161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RU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的天然气消耗量预测模型

    吴小芳;丁玎;

    针对采暖季天然气的消耗量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GRU门控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可以自动提取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时空特征,减少冗余信息。首先,根据换热站在供暖期的实际运行数据和天气数据构建输入特征数据集。其次,通过调整不同的输入特征以及记忆天数,对模型的性能进行优化,确定性能最优模型。最后,利用优化后的模型对该换热站的天然气消耗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2025年04期 v.35;No.161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研究

    王晓宁;陆瑶;

    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纵深推进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各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但目前基本限于完成数据统计任务或者作为材料的数据支撑,数据零散且未形成一定体系的整合。本文围绕高校数据统计工作、潜在的数据挖掘需求以及高校主流的评价体系,研究设计出一个较完整的涵盖高校发展重要指标的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功能,能够通过平台实时了解学校的各种数据,此平台还初步实现了对散落在各部门且非业务系统中数据的填报、查询系统,此类数据侧重于学校学生、教师、资产整体情况的呈现,为依靠数据科学决策打好基础。

    2025年04期 v.35;No.161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 优化营商环境视域下企业合规制度构建研究

    田艳会;张元鹏;王小娟;

    企业合规制度体系的建立是促进企业守法经营、减少和预防犯罪、保护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对刑事法中单位犯罪的治理进行探讨,并结合“预防为主、打击为辅”“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提出将企业合规引入单位犯罪立法,明确单位犯罪中企业合规制度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从而与刑事程序法中建立合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形成呼应。加强刑事与行政监管部门的全面配合,推动和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通过建立企业合规制度体系,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5年04期 v.35;No.161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 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焦运景;白亚双;许文娟;赵秋芳;臧继嵩;

    《工程热力学》具有学科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等特点。本文主要从该学科的专业特性和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深入分析了当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开展了一系列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探讨,从各个视角不同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办法和举措,以充分调动和激活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力,进而有效地提升了《工程热力学》专业课的质量,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良性模式。

    2025年04期 v.35;No.161 38-4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理念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索实践

    智凌云;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介绍了OBE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从教学模式、课堂实践途径以及教学考核评价办法等方面阐述了改革内容。从教学实际情况可以看出该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2025年04期 v.35;No.161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环境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究

    孙贺;

    培养创新型人才目前已经成为当今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文章基于“开放式”教学理念,分析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实践课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建构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实践系列课“开放式”教学体系,探讨环境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以“题目、课堂、思维、评价及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式”教学实施途径,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动能、创新思维能力及环境设计水平,促进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适应新时期高素质、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

    2025年04期 v.35;No.161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数字党建视域下航天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的探索研究

    王庆勇;王辉;田昕如;许蕾;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聚焦于数字党建视域下航天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研究如何利用数字党建的技术优势,将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有效融入思政教学中。通过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创新教学模式、拓展实践渠道、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多维度路径,旨在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2025年04期 v.35;No.16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层党支部推进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马腾飞;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有待完善。本文以基层党支部为依托,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按照课程性质将专业课进行分类,以教工党支部教师为主体,结合专业教研室建设研究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探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思路。结果表明,将基层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既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力保证,也为教师党支部建设拓展了新平台。

    2025年04期 v.35;No.16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立德树人”背景下新时代高校公共武术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王建辉;孙玉峰;

    本文对目前高校公共武术课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本着体现武术的体育价值、实战价值以及德育价值,切实做到民族传统项目在高校的推广与继承,对目前高校武术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考核指标等进行深入研究,能科学系统地做好武术的传承,持久有效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025年04期 v.35;No.161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思考

    杨薪潼;刘琨;

    本文围绕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展开研究。从剖析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红色精神凝聚的内涵入手,明确其对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作用。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三观”、坚定政治信仰及助力成长成才等方面,阐述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全过程的必要性与价值。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实需求结合进行论证,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提供思路,旨在让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更大作用。

    2025年04期 v.35;No.161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崔云凤;

    本文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价值意蕴进行了概况,认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力量。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现实困境进行了考察,梳理出复杂社会环境消解了师生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价值认同、高校重视不够导致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形大于质、大学生主体缺位弱化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育人效果等三个问题。聚焦困境问题,提出高校应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融入思政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占领主渠道,用好主阵地,同时借助新媒体技术优势增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传播力、引导力和感染力。

    2025年04期 v.35;No.161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正>《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是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主办的综合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9年(内刊),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3-1378/Z,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7938,双月刊。本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基础理论及技术应用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发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主要设有专家论坛、航天科技、工程技术与应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财务与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研究、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高校管理研究等栏目。

    2025年04期 v.35;No.161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