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航天科技

  • 串联式双补偿摄像防护舱设计

    蔡志为;段亚凯;刘宝华;汪文;杨路;

    根据航天器地面环境测试试验过程中的摄像要求,设计使其能够在高温(+100℃)和低温(-100℃)环境下,保障摄像装置精准工作的防护舱。采用气-水两种温度补偿方式,实现多个点位单一系统的温度补偿控制。通过串联的方法,减少系统的复杂程度。经计算当环境温度为+100℃,设定第一个防护舱温度为20℃,计算出水机功率为3244.5W,最后一个防护舱稳定温度为21.44℃;当环境温度为-100℃,计算出水机功率为4891.5W,最后一个防护舱稳定温度为17.81℃。结果表明该系统应用在±100℃的大尺寸测量场中,防护舱内温度在20℃±5℃,能够正常实现视频监控,摄像测量的功能。

    2025年03期 v.35;No.16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断裂点法的城乡结合部识别方法

    朱霞;张浩;张田歌;白慧敏;曹捷;钟雨;

    本研究以北京城六区为对象,综合土地利用类型、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大数据等多维度指标,运用熵权法构建城市化指数,并借助断裂点法识别城乡结合部。通过POI数据、土地覆盖数据路网数据,通过熵权法综合评估确定城市化指数。并利用断裂点法界定2022年北京市城六区城乡结合部范围。研究发现,北京城六区城市中心区多在四环内,城乡结合部呈环状分布于其外围,乡村区占比较小。此研究为北京城市化进程分析提供了关键依据,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2025年03期 v.35;No.160 6-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工程技术与应用

  • 基于FLUENT的流体驱动管道清管器泄流装置数值模拟

    臧延旭;刘振坤;

    泄流调速装置是目前长输油气管道清管器的主流调速装置,对于带泄流调速装置的清管器在高流速天然气管道内的运行情况,通常利用FLUENT对泄流后的清管器运行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利用FLUENT软件分别模拟泄流装置在全开和半开情况下,清管器在不同运行速度时可建立的压强差,可判断清管器是否具有足够的驱动力保持稳定运行。

    2025年03期 v.35;No.160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挖掘机斗杆势能回收再利用技术研究

    李伊;周凡越;陶以洋;张帆;

    针对挖掘机斗杆部位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存在能量过度消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蓄能器和增压缸联动的能量回收再利用设计方案,在斗杆下降过程中进行能量回收,在斗杆抬升的过程中实现能量再利用。基于AMEsim软件构建液压仿真模型,对能量回收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蓄能器的初始充气压力越大对斗杆下降的阻碍越大,影响回收效率,引入增压回路可以有效减少斗杆下降的阻碍。综合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液压系统相比,新型液压系统的节能率提升了18%。研究结果可以对挖掘机斗杆能量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3期 v.35;No.160 13-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路智慧电力健康状态管理系统设计

    刘金峒;张乐乐;李新月;李子越;

    随着铁路系统的不断发展,安全性和保护措施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铁路系统不仅需要确保日常运营的安全,还需要防范各种潜在的威胁和异常行为。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铁路智慧电力健康状态管理系统,利用信息采集板卡采集环境参数及电缆接地环流状态,并通过两级组网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将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数据实时传输到中央控制器,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采用了卷积神经网络对铁路电力线路上的实时视频进行特征提取和分析,进而对异物挂线、外界入侵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本系统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还减少了运行维护成本,已试运行于石太客运专线井陉变电站,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5年03期 v.35;No.160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社会考试智能排考系统设计与研究

    王培军;

    社会考试组考工作纷繁复杂,排考环节又是组考工作的核心部分。根据排考优先级,本文对社会考试排考环节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个社会考试智能排考系统设计思路,将规范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设计出一套高校社会考试智能排考系统,精准管理监考人员信息,用优化的贪心算法进行排考,并根据排考结果自动生成各种考务报表,从而大大减轻考务人员工作强度。

    2025年03期 v.35;No.160 22-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冷镦油处理的高精度油水净化系统设计

    刘一飞;苏叶琪;李佳宸;季朋;

    随着保护环境的政策方向和工业发展的需求,高精度油水净化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精度油水净化系统以有机膜为基础载体,经过合理的系统组合,有效的提高净化效率和合理的废油产出。通过冷镦油高精度油水净化系统设备的处理可以降低机加工企业的加工及排污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由于废油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为环保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加工行业维护的市场上具有广阔的推广意义。

    2025年03期 v.35;No.160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人文与社会科技研究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居民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米梦凡;李洪伟;郝月;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紧密结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元需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民生改善。本文从城市高质量发展出发,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三大环境维度,构建了涵盖多层次指标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并以唐山市2019-2021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质量均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积极作用。由此提出,应在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同时,优化社会服务供给,强化生态保护机制,以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

    2025年03期 v.35;No.160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财务与经济管理

  • 工作角色和所需技能导向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董丽荣;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结构重塑和竞争格局改变的一个重要力量,而数字人才则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人才的需求,探讨了数字人才的培养方式。在此基础上,选取四个全球数字化转型需求明确且代表性的行业,研究并确定了组织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关键工作角色,并绘制了关键角色所需的技能组合。最后,本文提出基于工作角色的数字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了与角色对齐的数字人才学习路径,旨在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2025年03期 v.35;No.160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会计职业道德新规实施方法探析

    辛丛;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我国首次制定全国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三条“坚守”简明扼要,内涵丰富,固本创新。尤其是“坚持学习,守正创新”给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注入了新时代的“活水”。本文围绕“学习创新”展开,从四个方面探析道德新规的实施方法。首先健全配套法制体系,建立会计信用评价平台;其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快内控信息化建设;此外助力财务人员数字化转型,迎接新挑战;最后创新高校会计道德教育方法,传播诚信尽责的价值观。由此提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任重道远,需要以财政部门为主导,社会各界合力推动会计职业道德新规的落实。

    2025年03期 v.35;No.160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 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王慧娟;卢颖浩;黄梦莹;李建义;邢艺兰;

    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投身研究生联合培养,旨在通过多元协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校专业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水平,进而更高效地服务社会。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开展实地调研,深入联合培养各方主体收集一手资料;借助案例分析法,深度剖析培养案例,系统剖析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提出明确统一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等针对性解决方案,能够切实提升培养质量,增强学校人才培养能力与社会服务水平,有力推动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长远发展。

    2025年03期 v.35;No.160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双创教育实践模式探索

    郝增亮;赵浩然;韩伟娜;陈丽缓;

    新时代国家高校教育理念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然而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普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实践操作相对薄弱,导致学生难以将创新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创业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从师资力量提升,实践课程体系,创新实验平台及专业双创融合课程建设等方面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该模式以创新实验室团队仿生扑翼机和无人机创新实践案例建设为例,从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等角度考虑,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索了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的实施策略和措施。

    2025年03期 v.35;No.160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结合焊接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探索

    黄尊月;杨柳青;王艳杰;张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至关重要。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构建了具备专业的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本文以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劳动教育培养为例,介绍具有焊接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包括线上线下课程相融合,理论与专业特色实践课结合,校企合作等,并指出课程中涉及到的思政元素,例如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职业素养等。

    2025年03期 v.35;No.160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政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机融合实践

    苏萌;郝静波;杨洋;任晓龙;翟君;

    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离不开思政教育与能力培养。本文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为例,以《大学英语》系列课程为基础,进行了思政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此次实践发现,教学不仅要立足课本,挖掘思政元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结合点;而且需要面向学生,采用以赛促学、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进行多方位锻炼,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思政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语言知识、长强国能力、成建设人才。

    2025年03期 v.35;No.160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系统观视域下“三进”教学推进协同机制建构

    高霄;王慧青;

    作为国家战略,“三进”教学是当前全国高校外语类专业建设及公共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可称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系统观强调事物间的整体性、关联性、耦合性、开放性和动态性。本文在系统观视域下,建构“三进”教学工作推进“七位一体”协同机制,探究“三进”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知识体系、素材体系、教学团队和学术研究等七要素在推动“三进”工作中的联动效应和协同效应,助推“三进”工作“全专业、全学段”覆盖的有效落地。

    2025年03期 v.35;No.160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刘宛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关键课程,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实际教学中却常暴露出低端供给、单一供给和无效供给等问题。结合现阶段高校学生呈现出的新特点,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为例,探讨教师角度的“供给侧”教学改革,并构建了以两个主体、三个环节和五大目标的有机结合为主要内容的“2+3+5”教学模式,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25年03期 v.35;No.160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高校“互联网+”资助育人体系建设探析

    邓志卿;薛晓飞;

    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互联网+”技术与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融合路径,构建区域协同、资源共享的智慧化资助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高校资助育人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优化精准识别、动态管理、个性化帮扶等机制,同时整合三地教育资源,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育人生态。

    2025年03期 v.35;No.160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高校管理研究

  • 基于7Ps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微信视频号运营策略研究

    王学贤;赵旭;

    短视频已经发展成为主流传播形态,微信视频号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开设短视频账号的重要平台之一。7Ps理论侧重于无形产品的营销,为高校图书馆视频号的运营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视频号开展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文章在对高校图书馆微信视频号运营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微信视频号存在的问题,并结合7Ps营销理论,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过程、有形展示和人员等7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微信视频号运营策略,进而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提升。

    2025年03期 v.35;No.160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